SUNCAN CAN FD 實戰應用:Windows 上的實際驗證與效能評估
1. 前言
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們已經驗證了 SUNCAN 在 Linux 平台上的效能;本篇則將驗證其在 Windows 平台上的表現。 Windows 並不像 Linux Kernel 一樣內建 CAN 的 Socket API,因此每家廠商都必須自行開發 API。 因此,我們特別開發了測試工具。在本文中,我們不僅會揭露實際效能數據,還會分享完整的驗證流程。
2. Windows 平台實測
測試平台
| 作業系統 | Win11 24H2 |
|---|---|
| CPU | Intel 第13代 I7-13700 |
| 晶片組 | Raptor Lake H770 |
| 驅動程式 | V2.1.1.0 |
| 測試型號 | CAN-E2104SI |
| 測試工具 | 使用 SDC API V1.0.3.0 |

程式架構
在測試中,必須持續傳送填滿 64 Bytes 的封包,數據依序填入 0x00 至 0x3F。 測試工具需建立一個寫入執行緒,持續傳送 CAN FD 訊息,且中間不能有間隔; 同時還要建立讀取執行緒,持續接收 CAN 訊息。 兩個執行緒都必須使用計時器進行時間記錄。測試總時長為一分鐘,並以此計算該時間內的吞吐量。
- 位元率設定:1M/8M
- TX 數據
- TX 執行緒
- RX 執行緒
- 計時器
吞吐量計算
線路連接
3. 實測結果
根據測試結果,SUNCAN 在 Windows 平台上達到了最高 4 Mbps 的吞吐量。 綜合本次 Windows 測試與先前 Linux 測試可以看出,Linux 在 I/O 處理方面的效率顯著優於 Windows。 我們同時測試了其他多款知名 CAN FD 產品,結果皆與 SUNCAN 表現一致。 這意味著 **作業系統的效能對 CAN FD 吞吐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**。
SUNCAN CAN FD 實戰應用:Windows 上的實際驗證與效能評估
1. 前言
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們已經驗證了 SUNCAN 在 Linux 平台上的效能;本篇則將驗證其在 Windows 平台上的表現。 Windows 並不像 Linux Kernel 一樣內建 CAN 的 Socket API,因此每家廠商都必須自行開發 API。 因此,我們特別開發了測試工具。在本文中,我們不僅會揭露實際效能數據,還會分享完整的驗證流程。
2. Windows 平台實測
測試平台
| 作業系統 | Win11 24H2 |
|---|---|
| CPU | Intel 第13代 I7-13700 |
| 晶片組 | Raptor Lake H770 |
| 驅動程式 | V2.1.1.0 |
| 測試型號 | CAN-E2104SI |
| 測試工具 | 使用 SDC API V1.0.3.0 |

程式架構
在測試中,必須持續傳送填滿 64 Bytes 的封包,數據依序填入 0x00 至 0x3F。 測試工具需建立一個寫入執行緒,持續傳送 CAN FD 訊息,且中間不能有間隔; 同時還要建立讀取執行緒,持續接收 CAN 訊息。 兩個執行緒都必須使用計時器進行時間記錄。測試總時長為一分鐘,並以此計算該時間內的吞吐量。
- 位元率設定:1M/8M
- TX 數據
- TX 執行緒
- RX 執行緒
- 計時器
吞吐量計算
線路連接
3. 實測結果
根據測試結果,SUNCAN 在 Windows 平台上達到了最高 4 Mbps 的吞吐量。 綜合本次 Windows 測試與先前 Linux 測試可以看出,Linux 在 I/O 處理方面的效率顯著優於 Windows。 我們同時測試了其他多款知名 CAN FD 產品,結果皆與 SUNCAN 表現一致。 這意味著 **作業系統的效能對 CAN FD 吞吐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**。
SUNCAN CAN FD 實戰應用:Windows 上的實際驗證與效能評估
1. 前言
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們已經驗證了 SUNCAN 在 Linux 平台上的效能;本篇則將驗證其在 Windows 平台上的表現。 Windows 並不像 Linux Kernel 一樣內建 CAN 的 Socket API,因此每家廠商都必須自行開發 API。 因此,我們特別開發了測試工具。在本文中,我們不僅會揭露實際效能數據,還會分享完整的驗證流程。
2. Windows 平台實測
測試平台
| 作業系統 | Win11 24H2 |
|---|---|
| CPU | Intel 第13代 I7-13700 |
| 晶片組 | Raptor Lake H770 |
| 驅動程式 | V2.1.1.0 |
| 測試型號 | CAN-E2104SI |
| 測試工具 | 使用 SDC API V1.0.3.0 |

程式架構
在測試中,必須持續傳送填滿 64 Bytes 的封包,數據依序填入 0x00 至 0x3F。 測試工具需建立一個寫入執行緒,持續傳送 CAN FD 訊息,且中間不能有間隔; 同時還要建立讀取執行緒,持續接收 CAN 訊息。 兩個執行緒都必須使用計時器進行時間記錄。測試總時長為一分鐘,並以此計算該時間內的吞吐量。
- 位元率設定:1M/8M
- TX 數據
- TX 執行緒
- RX 執行緒
- 計時器
吞吐量計算
線路連接
3. 實測結果
根據測試結果,SUNCAN 在 Windows 平台上達到了最高 4 Mbps 的吞吐量。 綜合本次 Windows 測試與先前 Linux 測試可以看出,Linux 在 I/O 處理方面的效率顯著優於 Windows。 我們同時測試了其他多款知名 CAN FD 產品,結果皆與 SUNCAN 表現一致。 這意味著 **作業系統的效能對 CAN FD 吞吐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**。
SUNCAN CAN FD 實戰應用:Windows 上的實際驗證與效能評估
1. 前言
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們已經驗證了 SUNCAN 在 Linux 平台上的效能;本篇則將驗證其在 Windows 平台上的表現。 Windows 並不像 Linux Kernel 一樣內建 CAN 的 Socket API,因此每家廠商都必須自行開發 API。 因此,我們特別開發了測試工具。在本文中,我們不僅會揭露實際效能數據,還會分享完整的驗證流程。
2. Windows 平台實測
測試平台
| 作業系統 | Win11 24H2 |
|---|---|
| CPU | Intel 第13代 I7-13700 |
| 晶片組 | Raptor Lake H770 |
| 驅動程式 | V2.1.1.0 |
| 測試型號 | CAN-E2104SI |
| 測試工具 | 使用 SDC API V1.0.3.0 |

程式架構
在測試中,必須持續傳送填滿 64 Bytes 的封包,數據依序填入 0x00 至 0x3F。 測試工具需建立一個寫入執行緒,持續傳送 CAN FD 訊息,且中間不能有間隔; 同時還要建立讀取執行緒,持續接收 CAN 訊息。 兩個執行緒都必須使用計時器進行時間記錄。測試總時長為一分鐘,並以此計算該時間內的吞吐量。
- 位元率設定:1M/8M
- TX 數據
- TX 執行緒
- RX 執行緒
- 計時器
吞吐量計算
線路連接
3. 實測結果
根據測試結果,SUNCAN 在 Windows 平台上達到了最高 4 Mbps 的吞吐量。 綜合本次 Windows 測試與先前 Linux 測試可以看出,Linux 在 I/O 處理方面的效率顯著優於 Windows。 我們同時測試了其他多款知名 CAN FD 產品,結果皆與 SUNCAN 表現一致。 這意味著 **作業系統的效能對 CAN FD 吞吐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**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