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ilo8 應用 – 人臉辨識
Introduction
人臉辨識屬於生物特徵識別,典型流程包含人臉偵測、深度網路特徵向量萃取(128~512維度)、相似度計算(cosine 或 L2)與 Threshold 判斷。為提升判別正確性,常用 ArcFace、CosFace 中的 Angular 與 Margin Loss 函數,並在系統中進行特徵庫管理及以 EER/DET/ROC 校準 Threshold。支援 1:1 驗證與 1:N 辨識兩種模式。應用場景包括手機與筆電解鎖、智慧門禁考勤、相簿分群、失蹤人口比對、出席率計算、工地安全帽身份聯動等。
技術挑戰包括:
- 光線陰影變化、姿態、表情、臉部遮擋(如口罩)、年齡與妝容變化 (Feature Drift)
- 裝置與地點的偏移
- 長尾分佈與少樣本問題
- 模型更新
- Liveness Detection 與預防 Deepfake Attacks
使用的模型
Object Detection: SCRFD
Object Detection 的目的是將物件依特徵或屬性進行分類與分組,並標註座標。在人臉辨識中,用來框選圖片中目標人臉的大小與位置,方便後續特徵提取與比對。SCRFD 是卷積神經網路,透過 Hailo8 推論可達 5299 frames/sec(不含前/後處理)。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Recognition: ArcFace
ArcFace 將偵測到的人臉轉化成特徵向量,每個人臉都有獨特向量。使用 Hailo8 推論可達 5186 frames/sec。ArcFace 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實作
開發平台
Hardware | Dell XE4 / Intel 12th Alder Lake i7-12700 |
---|---|
OS | Ubuntu 22.04 Kernel 6.8 |
Hailo AI Accelerator / HailoRT | SUNIX AIEH2000 / Single Hailo8 AI inference processors / HailoRT 4.20.0 |
API | OpenCV 4.8.0 / XTensor Stack 0.24.7 / XTL 0.7.7 |
開發流程
Object Detection
- 對輸入影像進行 Resize 前處理,使影像與模型輸入大小一致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SCRFD 模型推論
- 讀取 HailoRT 輸出的 Raw Data,執行後處理(Post-processing)並輸出 std::vector
- FaceRecognitionObject 儲存人臉 BBox 資訊
Recognition
- 使用 BBox 將人臉從影像中裁切
- 將裁切後影像 Resize 至 ArcFace 模型輸入大小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ArcFace 模型推論
- 讀取 ArcFace Raw Data,並執行後處理返回結果
搜尋資料庫
從 ArcFace 特徵向量搜尋資料庫,取得姓名與其他人員資訊。
流程圖
- 影像輸入與 SCRFD 前處理:攝影機擷取影像,Resize 後輸入 SCRFD
- SCRFD 目標偵測:輸出 Raw Data 經 BBox 解碼,取得人臉座標
- 影像裁切與 ArcFace 前處理:裁切每張臉並 Resize 至 ArcFace 輸入大小
- 特徵提取與 ArcFace 後處理:取得特徵向量並正規化
- 搜尋資料庫:計算相似度以判斷身份是否匹配
- 最終輸出:系統輸出 BBox 與姓名,若配對成功可執行門禁開啟等應用
執行結果
系統可在不同攝影機視角及拍攝角度下正確識別同一人物。即使影像來自不同攝影機且人物姿態與視角不同,ReID 模組仍能匹配至同一身份,驗證 Detection + Recognition 系統在跨視角與跨攝影機條件下的有效性,具備智慧監控與跨場景身份追蹤應用的可行性。

Hailo8 應用 – 人臉辨識
Introduction
人臉辨識屬於生物特徵識別,典型流程包含人臉偵測、深度網路特徵向量萃取(128~512維度)、相似度計算(cosine 或 L2)與 Threshold 判斷。為提升判別正確性,常用 ArcFace、CosFace 中的 Angular 與 Margin Loss 函數,並在系統中進行特徵庫管理及以 EER/DET/ROC 校準 Threshold。支援 1:1 驗證與 1:N 辨識兩種模式。應用場景包括手機與筆電解鎖、智慧門禁考勤、相簿分群、失蹤人口比對、出席率計算、工地安全帽身份聯動等。
技術挑戰包括:
- 光線陰影變化、姿態、表情、臉部遮擋(如口罩)、年齡與妝容變化 (Feature Drift)
- 裝置與地點的偏移
- 長尾分佈與少樣本問題
- 模型更新
- Liveness Detection 與預防 Deepfake Attacks
使用的模型
Object Detection: SCRFD
Object Detection 的目的是將物件依特徵或屬性進行分類與分組,並標註座標。在人臉辨識中,用來框選圖片中目標人臉的大小與位置,方便後續特徵提取與比對。SCRFD 是卷積神經網路,透過 Hailo8 推論可達 5299 frames/sec(不含前/後處理)。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Recognition: ArcFace
ArcFace 將偵測到的人臉轉化成特徵向量,每個人臉都有獨特向量。使用 Hailo8 推論可達 5186 frames/sec。ArcFace 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實作
開發平台
Hardware | Dell XE4 / Intel 12th Alder Lake i7-12700 |
---|---|
OS | Ubuntu 22.04 Kernel 6.8 |
Hailo AI Accelerator / HailoRT | SUNIX AIEH2000 / Single Hailo8 AI inference processors / HailoRT 4.20.0 |
API | OpenCV 4.8.0 / XTensor Stack 0.24.7 / XTL 0.7.7 |
開發流程
Object Detection
- 對輸入影像進行 Resize 前處理,使影像與模型輸入大小一致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SCRFD 模型推論
- 讀取 HailoRT 輸出的 Raw Data,執行後處理(Post-processing)並輸出 std::vector
- FaceRecognitionObject 儲存人臉 BBox 資訊
Recognition
- 使用 BBox 將人臉從影像中裁切
- 將裁切後影像 Resize 至 ArcFace 模型輸入大小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ArcFace 模型推論
- 讀取 ArcFace Raw Data,並執行後處理返回結果
搜尋資料庫
從 ArcFace 特徵向量搜尋資料庫,取得姓名與其他人員資訊。
流程圖
- 影像輸入與 SCRFD 前處理:攝影機擷取影像,Resize 後輸入 SCRFD
- SCRFD 目標偵測:輸出 Raw Data 經 BBox 解碼,取得人臉座標
- 影像裁切與 ArcFace 前處理:裁切每張臉並 Resize 至 ArcFace 輸入大小
- 特徵提取與 ArcFace 後處理:取得特徵向量並正規化
- 搜尋資料庫:計算相似度以判斷身份是否匹配
- 最終輸出:系統輸出 BBox 與姓名,若配對成功可執行門禁開啟等應用
執行結果
系統可在不同攝影機視角及拍攝角度下正確識別同一人物。即使影像來自不同攝影機且人物姿態與視角不同,ReID 模組仍能匹配至同一身份,驗證 Detection + Recognition 系統在跨視角與跨攝影機條件下的有效性,具備智慧監控與跨場景身份追蹤應用的可行性。

Hailo8 應用 – 人臉辨識
Introduction
人臉辨識屬於生物特徵識別,典型流程包含人臉偵測、深度網路特徵向量萃取(128~512維度)、相似度計算(cosine 或 L2)與 Threshold 判斷。為提升判別正確性,常用 ArcFace、CosFace 中的 Angular 與 Margin Loss 函數,並在系統中進行特徵庫管理及以 EER/DET/ROC 校準 Threshold。支援 1:1 驗證與 1:N 辨識兩種模式。應用場景包括手機與筆電解鎖、智慧門禁考勤、相簿分群、失蹤人口比對、出席率計算、工地安全帽身份聯動等。
技術挑戰包括:
- 光線陰影變化、姿態、表情、臉部遮擋(如口罩)、年齡與妝容變化 (Feature Drift)
- 裝置與地點的偏移
- 長尾分佈與少樣本問題
- 模型更新
- Liveness Detection 與預防 Deepfake Attacks
使用的模型
Object Detection: SCRFD
Object Detection 的目的是將物件依特徵或屬性進行分類與分組,並標註座標。在人臉辨識中,用來框選圖片中目標人臉的大小與位置,方便後續特徵提取與比對。SCRFD 是卷積神經網路,透過 Hailo8 推論可達 5299 frames/sec(不含前/後處理)。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Recognition: ArcFace
ArcFace 將偵測到的人臉轉化成特徵向量,每個人臉都有獨特向量。使用 Hailo8 推論可達 5186 frames/sec。ArcFace 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實作
開發平台
Hardware | Dell XE4 / Intel 12th Alder Lake i7-12700 |
---|---|
OS | Ubuntu 22.04 Kernel 6.8 |
Hailo AI Accelerator / HailoRT | SUNIX AIEH2000 / Single Hailo8 AI inference processors / HailoRT 4.20.0 |
API | OpenCV 4.8.0 / XTensor Stack 0.24.7 / XTL 0.7.7 |
開發流程
Object Detection
- 對輸入影像進行 Resize 前處理,使影像與模型輸入大小一致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SCRFD 模型推論
- 讀取 HailoRT 輸出的 Raw Data,執行後處理(Post-processing)並輸出 std::vector
- FaceRecognitionObject 儲存人臉 BBox 資訊
Recognition
- 使用 BBox 將人臉從影像中裁切
- 將裁切後影像 Resize 至 ArcFace 模型輸入大小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ArcFace 模型推論
- 讀取 ArcFace Raw Data,並執行後處理返回結果
搜尋資料庫
從 ArcFace 特徵向量搜尋資料庫,取得姓名與其他人員資訊。
流程圖
- 影像輸入與 SCRFD 前處理:攝影機擷取影像,Resize 後輸入 SCRFD
- SCRFD 目標偵測:輸出 Raw Data 經 BBox 解碼,取得人臉座標
- 影像裁切與 ArcFace 前處理:裁切每張臉並 Resize 至 ArcFace 輸入大小
- 特徵提取與 ArcFace 後處理:取得特徵向量並正規化
- 搜尋資料庫:計算相似度以判斷身份是否匹配
- 最終輸出:系統輸出 BBox 與姓名,若配對成功可執行門禁開啟等應用
執行結果
系統可在不同攝影機視角及拍攝角度下正確識別同一人物。即使影像來自不同攝影機且人物姿態與視角不同,ReID 模組仍能匹配至同一身份,驗證 Detection + Recognition 系統在跨視角與跨攝影機條件下的有效性,具備智慧監控與跨場景身份追蹤應用的可行性。

Hailo8 應用 – 人臉辨識
Introduction
人臉辨識屬於生物特徵識別,典型流程包含人臉偵測、深度網路特徵向量萃取(128~512維度)、相似度計算(cosine 或 L2)與 Threshold 判斷。為提升判別正確性,常用 ArcFace、CosFace 中的 Angular 與 Margin Loss 函數,並在系統中進行特徵庫管理及以 EER/DET/ROC 校準 Threshold。支援 1:1 驗證與 1:N 辨識兩種模式。應用場景包括手機與筆電解鎖、智慧門禁考勤、相簿分群、失蹤人口比對、出席率計算、工地安全帽身份聯動等。
技術挑戰包括:
- 光線陰影變化、姿態、表情、臉部遮擋(如口罩)、年齡與妝容變化 (Feature Drift)
- 裝置與地點的偏移
- 長尾分佈與少樣本問題
- 模型更新
- Liveness Detection 與預防 Deepfake Attacks
使用的模型
Object Detection: SCRFD
Object Detection 的目的是將物件依特徵或屬性進行分類與分組,並標註座標。在人臉辨識中,用來框選圖片中目標人臉的大小與位置,方便後續特徵提取與比對。SCRFD 是卷積神經網路,透過 Hailo8 推論可達 5299 frames/sec(不含前/後處理)。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Recognition: ArcFace
ArcFace 將偵測到的人臉轉化成特徵向量,每個人臉都有獨特向量。使用 Hailo8 推論可達 5186 frames/sec。ArcFace 模型可於 Hailo Model Zoo 下載。
實作
開發平台
Hardware | Dell XE4 / Intel 12th Alder Lake i7-12700 |
---|---|
OS | Ubuntu 22.04 Kernel 6.8 |
Hailo AI Accelerator / HailoRT | SUNIX AIEH2000 / Single Hailo8 AI inference processors / HailoRT 4.20.0 |
API | OpenCV 4.8.0 / XTensor Stack 0.24.7 / XTL 0.7.7 |
開發流程
Object Detection
- 對輸入影像進行 Resize 前處理,使影像與模型輸入大小一致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SCRFD 模型推論
- 讀取 HailoRT 輸出的 Raw Data,執行後處理(Post-processing)並輸出 std::vector
- FaceRecognitionObject 儲存人臉 BBox 資訊
Recognition
- 使用 BBox 將人臉從影像中裁切
- 將裁切後影像 Resize 至 ArcFace 模型輸入大小
- 使用 HailoRT 執行 ArcFace 模型推論
- 讀取 ArcFace Raw Data,並執行後處理返回結果
搜尋資料庫
從 ArcFace 特徵向量搜尋資料庫,取得姓名與其他人員資訊。
流程圖
- 影像輸入與 SCRFD 前處理:攝影機擷取影像,Resize 後輸入 SCRFD
- SCRFD 目標偵測:輸出 Raw Data 經 BBox 解碼,取得人臉座標
- 影像裁切與 ArcFace 前處理:裁切每張臉並 Resize 至 ArcFace 輸入大小
- 特徵提取與 ArcFace 後處理:取得特徵向量並正規化
- 搜尋資料庫:計算相似度以判斷身份是否匹配
- 最終輸出:系統輸出 BBox 與姓名,若配對成功可執行門禁開啟等應用
執行結果
系統可在不同攝影機視角及拍攝角度下正確識別同一人物。即使影像來自不同攝影機且人物姿態與視角不同,ReID 模組仍能匹配至同一身份,驗證 Detection + Recognition 系統在跨視角與跨攝影機條件下的有效性,具備智慧監控與跨場景身份追蹤應用的可行性。
